今天看到SaaS白夜行
的一篇文章《服务有钱的客户》提到了一些有意思的点:为什么中国软件公司不挣钱?为什么我们拼命加班,依然无法让公司盈利?
这个问题也是最近在进行年底总结与规划过程中,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之一。为啥国内的软件公司,尤其是 SaaS 软件公司如此难以获取利润?甚至能做到盈亏平衡的公司已经算优秀了。这个行业,做大客户、产品半死不活,做标客、公司半死不活!
大家都非常羡慕,很多美国软件公司如此可观的盈利。SaaS白夜行
提到核心的问题在于:
美国的软件服务的客户就有钱,而中国的很多软件服务的客户不富裕,他的利润其实比刀片还薄。
当然,这个确实是其中的一个因素,市场环境的不同、土壤的不同,都会导致中美两国软件公司发展所遇到的挑战不同。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。
美国软件公司的订阅盈利模式,无论大客户还是小客户,接受度和付费习惯的教育销售成本更低。相比之下,中国客户对订阅制等付费模式的接受度相对较低,许多客户更倾向于一次性购买而非长期订阅。其次,很多客户对按需付费的 SaaS 服务缺乏了解和信任。最后,竞争格局的激烈也是的 SaaS 企业难以脱颖而出,不得不通过低价策略等方式吸引客户,低价竞争互卷,从而影响了盈利,限制行业良性发展。
寻找有钱的客户服务,确是一条突出困境的可行之路。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中国软件产品公司,行产品研发之名,做着项目定制之实。大客户有钱,有钱的甲方就是爹,需求肯定不是标品能够满足的,那就做产品的定制项目。
所以,中国软件公司必须抱紧大客户的大腿,才有可能活下去并盈利。
中国市场存在着一大批有钱的客户,看看当下市场经济大环境下,重点关注那些盈利的行业,金融、医药、互联网等,还有很多新兴行业,去赚钱的行业找市场和客户。
关注 SaaS 产品对应行业赛道的头部,头部往往是行业里最赚钱的。当然,赚钱的客户也未必是最大的,也许是那些新兴的企业,比如之前接触的电子烟企业,他们主要做出海业务,有更好的盈利和数字化的投入。
硬币的另一面,这些有钱客户对 SaaS 服务有着更高的要求,不仅关注产品功能和稳定性,还注重服务的个性化和定制化。对于企业而言,也需要做出抉择与平衡。
如果都去服务有钱客户的定制化需求了,那产品怎么办?